佛山三龙湾科技城简介
发布时间:2025-05-14  来源:佛山三龙湾科技城管委会

  一、基本情况

  三龙湾科技城位于佛山东部,规划面积130平方公里,范围包括禅城区石湾镇街道、南海区桂城街道、顺德区北滘镇、陈村镇、乐从镇部分区域,规划范围覆盖中德工业服务区和粤港澳合作高端服务示范区。其中,禅城(石湾镇街道)1.95平方公里,南海(桂城街道)30.3平方公里,顺德98.14平方公里(北滘43.68,陈村50.39,乐从4.07)。2020年12月,《佛山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(2020—2035年)》通过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,2021年2月正式由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印发,成为三龙湾建设发展的行动纲领。2021年11月,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,三龙湾科技城要突出“聚”和“领”,集聚高端创新创意资源要素,加强创新策源能力建设,在知识产权、科技创新、产业创新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。

摄/聂婷琪

  二、建设目标

  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城为总目标,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,聚焦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,以科技创新引领制造业加速迈向中高端,推动高端人才、核心技术、创新成果向三龙湾科技城聚集,将三龙湾科技城建设成为面向全球的先进制造业创新高地、珠江西岸开放合作标杆、广佛融合发展引领区、高品质岭南水乡之城。

  三、发展格局

  围绕“聚”和“领”,着重建设“国际高端合作商务区”和“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基地”两大核心区域,形成“1+1+N”科技创新格局。

  “1”是国际高端合作商务区,发挥佛山新城、中德工业服务区、广东(潭洲)国际会展中心区域“引进来、走出去”的双向开放流动特性,链接全球创新资源、开展国际科技创新合作,打造成为国际合作高端商务区。

  “1”是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基地,发挥季华实验室的集聚效应,支持季华实验室建设国家实验室,打造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高地。

  “N”包括奇槎片区“科技人才生活配套社区”、中德智能制造国际合作示范区、顺德机器人谷“机器人技术创新平台”、乐从北围片区“生物医药创新平台”等组团。

  四、发展优势

  区位交通条件优越。三龙湾科技城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区域,一小时交通圈内机场、高铁、城际轨道、高快速公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集聚,可8分钟抵达广州南站、40分钟到达深圳、50分钟到达香港、60分钟到达珠海澳门。在建及规划轨道线路12条,是佛山轨道交通最密集的区域。2024年5月,广佛南环和佛莞城际同时开通,实现广东城际“四线贯通”,跨越肇庆、佛山、广州、东莞、惠州等五个城市,三龙湾区位交通优势更加明显。

  创新产业集聚发展。产业基础条件好,区域内拥有美的、碧桂园2家世界500强企业,以及博智林、科达洁能、申菱空调等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骨干企业。拥有1家省实验室(季华实验室)、7家省重点实验室、28家上市公司、274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12家科技企业孵化器、9家众创空间等优质科研创新平台。成立以来坚持“项目为王”理念,大力发展智能制造、科技研发、数字经济、生物医药、总部经济、工业会展等创新及现代服务产业,已签约102个产业项目,总计划投资金额达960.29亿元。

  开放合作特色鲜明。三龙湾科技城区域内已集聚500余家港澳企业,与港澳合作交流密切。区域内的中德工业服务区是广东省重大对德合作平台,成立的中德工业城市联盟已成为中、德两国重要工业城市间交流合作的名片,目前共有成员城市47个(中方城市27个,德方城市20个),一批对接德国工业4.0的重大产业与科技项目陆续落地,逐渐探索出一条鲜明的对德合作路径。三龙湾中德产业园创新孵化基地启用,三龙湾中德生物医药产业园揭牌,为对德产业招商、佛山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质平台。

  自然生态资源丰富。三龙湾科技城河网密集、水系发达、城绿交融,拥有超过400公里的河岸线,分布有湿地公园、农田基塘、花卉基地等生态资源,具备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岭南水乡的良好自然条件,是城市连绵区中不可多得的“山、水、林、田、湖、文”基础要素齐备的地区。拥有三山森林公园、文翰湖公园、高铁公园等特色公园。积极落实省委“万里碧道”以及市委“千里碧道”建设,2022年底环三龙湾60公里碧道环已完成打通。

  城市功能品质完善。区域内配套完善的教育、医疗、休闲、文化等城市功能,包括广东(潭洲)国际会展中心、佛山文化中心、国际体育文化演艺中心、世纪莲体育中心、佛山市妇女儿童医院、佛山LEH国际学校、美伦国际学校以及三龙湾游船等优质城市功能配套。三龙湾游船项目自2020年国庆开航至今,共发出5505个班次,接待游客28.8万人次,成为我市知名文旅IP和“水上会客厅”。

摄/赖长杰

 

 

评论: